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郦善长简介

郦善长

(北魏时期官员、地理学家)
更新时间:2023-02-22 10:37

郦道元(?—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时期官员、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的儿子。郦道元以父荫入仕,袭封永宁伯。迁都洛阳后,出任尚书郎、太傅掾,升任治书侍御史。受到尚书仆射李冲所弹劾,遭到免职。历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外任冀州长史、青州刺史、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等职。执法严峻,颇有威名,招致一些宗室怨恨。孝昌三年(527年),镇守雍州的齐王萧宝夤出现反状,拜关右慰劳大使,负责监管萧宝夤,遭到杀害。武泰初年,获赠吏部尚书、冀州刺史、安定县男。著有《水经注》四十卷,成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均已失传。

目录

基本资料

1

本名:郦道元

字:善长

所处时代:南北朝(北魏)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市)

逝世日期:527年(北魏孝昌三年)

主要作品:《水经注》

主要成就:在地理学,水文等领域有重要贡献

官职:御史中尉、河南尹

追赠:吏部尚书、冀州刺史

爵位:永宁伯→安定县男(赠)

人物生平

2

郦道元少年时期,与母亲跟随时任青州刺史的父亲郦范居住青州。他随父游历,得以观察各地山川风物,也因之激发了其对于大好河山的热爱。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三年(489年),郦范去世,郦道元承袭永宁侯爵位,依照降等承袭的惯例袭伯爵。

太和十七年(493年)秋季,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任命郦道元为尚书郎。

太和十八年(494年),跟随孝文帝出巡北方。御史中尉李彪认为道元执法公正严明,向朝廷推荐他,郦道元自太傅掾升任治书侍御史。

太和二十二年(498年),李彪被尚书仆射李冲所弹劾,郦道元也被免职。

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年),郦道元被下放为冀州镇东府长史。郦道元在那里为官三年,为政严酷,人们非常敬畏他,以至于奸人盗贼纷纷逃往他乡,冀州境内大治。后来郦道元又担任鲁阳郡太守,上表朝廷建立学校,推崇教育,教化乡民。朝廷下诏说:“鲁阳原本是南部边境的地区,没有设立过学校。现在可以在那里设立学校,使鲁阳像西汉文翁办学那样成为有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影响

3

郦道元终身仕于北魏,为官期间严猛以治,不避权贵:

延昌四年(515年),郦道元任东荆州刺史之时,遇到宣武帝去世,胡太后临朝的变故,国势每况愈下。但他却不顾时势艰危和个人得失,采用“威猛为治”的方法,不因权势而改变规章制度,使蛮夷服其威名,不敢为寇。他同时又建立庠序,树立向学风气,意图从文化上改变鲁阳这个落后地区的面貌。

司州牧、汝南王元悦嬖幸小人丘念,作恶多端,郦道元将丘念入狱。不惧胡太后的权威,抢先处决丘念,并揭发汝南王的奸恶而加以弹劾,可谓刚正勇敢。

孝昌年间,徐州刺史元法僧在彭城反叛。郦道元受朝廷的派遣,指挥了这次平叛的军事行动。军队到达涡阳后,叛军战败撤退。郦道元追逐讨伐,多有斩杀俘获。

此外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了历史上各地发生的大小战役战斗不下三百次,而且对作战双方不容忽视的地理条件,如山岳、关隘、河川、渡口、桥梁、仓储等进行了详细描述,后人评其“开兵要地理之先河”。专家指出,地理诸因

展开阅读全文 ∨

后世影响

4

郦道元的著作《水经注》在后世学者对其不断的研究中逐渐形成了一门学问——郦学。自从隋唐以来,不少学者就已对《水经注》进行研究,但郦学作为一门学问,要到明朝以后才获得发展。清乾隆时期,由于先后出现了全祖望、赵一清、戴震三位郦学大师,郦学研究趋于极盛。

郦学研究先后出现了三个主要流派,首先是考据一流,即关注《水经注》文本本身的修补整理工作。

由于《水经注》文字生动优美,长期来为士人所喜爱,因此明人钟惺、谭元春评点《水经注》又发展出词章学派。

郦学研究中最后形成的是地理学派,因为《水经注》记叙河流兼及自然地理。因此到了清末以至民国,又有杨守敬、熊会贞师生二人,尽毕生精力,撰成《水经注疏》,并绘制《水经注图》,是一部经世致用之书,属于地理学派。地理学派的任务是如何发挥《水经注》的实际功效,使其更好发挥其价值。近代以来地理学派的代表杨守敬、熊会贞所作《水经注疏》是《水经注》研究的重大成果,使《水经注》的地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

历史评价

5

《魏书》:①道元素有严猛之称。②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然兄弟不能笃穆,又多嫌忌,时论薄之。

《北史》:道元素有严猛之称,权豪始颇惮之。

北魏朝廷:①王化之成,兴于文教;民俗之厚,系于郡守。欲其上答天心、下安民命,讵能多得?②鲁阳郡地僻山隅,俗染剽悍,火种刀耕,人鲜知学。尔道元先任冀州刺史,化行政浃,盗息民安;今守鲁阳,特建黉序,阐扬圣教,释金革而诵弦歌,家诗书而户礼乐。③(郦道元)克副朕命,用嘉尔功。

后魏贤达:文章博洽,为儒者宗。水经有注,禹贡同功。考据天官,经纬融通。鲁阳安定,勋奇绩雄。流辉史乘,俎豆攸崇。

张岱《跋寓山注》: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则袁中郎。

沈德潜《水经注集释订讹序》:余少时读《水经注》,服其真能读万卷书,行尽天下山水路。所成文章,有钩采群书,造语选辞,句斤字削,于经史子集中别开面目,若天地间不可无一

展开阅读全文 ∨

轶事典故

6

郦道元在少年时代,就对地理考察有浓厚的兴趣。十几岁时,他随父亲到山东,经常与朋友一起到有山水的地方游览,观察水流的情景。当时,他们游历过临朐县的熏冶泉水,又观看了石井的瀑布。瀑布奔泻而下的水流,激起了滚滚波浪和飞溅的水花,那铿锵有力的巨大音响,在川谷间回荡。这美丽壮观的景色,使郦道元大为陶醉。后来,他在山西、河南、河北做官,经常乘工作之便和公余之暇,进行实地的地理考察和调查。凡是他走到的地方,他都尽力搜集当地有关的地理著作和地图,并根据图籍提供的情况,考查各地河流干道和支流的分布,以及河流流经地区的地理风貌。他或跋涉郊野,寻访古迹,追溯河流的源头;或走访乡老,采集民间歌谣、谚语、方言和传说,然后把自己的见闻,详细地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他掌握了许多有关各地地理情况的原始资料。

在游历山水时,郦道元爱好读书,并以此闻名于世。在日常生活中,书籍是他不可分离的“伴侣”。他一生中读过许多书,尤其是有关地

展开阅读全文 ∨

人际关系

7

辈分关系姓名简介
家世曾祖父郦绍官至濮阳太守、兖州监军
祖父郦嵩官至天水太守
郦范曾任平东将军等职
平辈二弟郦道峻同郦道元一同殉职
三弟郦道博
四弟郦道慎官至长乐相
五弟郦道约好琴书,晚年历任东莱、鲁阳太守等职
长子郦伯友同郦道元一同殉职
次子郦仲友
三子郦孝友承袭郦道元安定县男爵位
四子郦继方——
五子郦绍方——


主要作品

8

郦道元代表作为《水经注》。《水经注》原有四十卷,宋初已缺五卷,后人将其所余三十五卷,重新编定成四十卷。历代钞本有:《隋书·经籍志》中的《水经注》钞本,卷数为四十。《旧唐书·经籍志》与《新唐书·经籍志》中钞本,卷数均为四十。北宋崇文院编制《崇文总目》,《水经注》被著录为35卷(国家藏残本),明《永乐大典》中有《水经注》钞录本。此外,现存私人钞本中,有明钞本两部,一部是稽瑞楼藏本,现存北京图书馆;一部是朱希祖旧藏。另,天津人民图书馆藏有一部明钞残本,称为“练湖书院钞本”,仅存卷21-24。清代钞本中有“小山堂五校钞本”最为著名,为天津人民图书馆所藏。

郦道元的著作还有《本志》(共十三篇)、《七聘》等,但均已失传。

《全后魏文》中录有郦道元《水经注序》一篇。

籍贯争议

9

郦道元的籍贯在两部正史《魏书》和《北史》中有载,但这两部正史对于郦道元出生的记载却是模糊和错误的。

《魏书·郦道元传》称郦道元“范阳人也”。范阳是个郡名,郡下有七县:涿、固安、范阳、苌乡、方城、容城、遒。所以这条记载是模糊的。《北史·郦道元传》称郦道元“范阳涿鹿人”。涿鹿确实是个县名,在两汉,涿鹿是上谷郡的属县;在晋代,涿鹿是广宁郡的属县;在北魏,范阳郡下没有涿鹿县。

而在《魏书》一书中将其父郦范祖籍记为涿鹿,却把郦道元的祖籍记为范阳(涿县,即涿州),涿鹿与范阳郡在历史上从未有隶属关系。涿鹿在张家口附近,涿县在北京南侧,两地相距几百里。此外,郦道元本人所写的《水经注·巨马水注》中,明确记载自己的故乡在范阳涿县巨马河流域,故应为史官一时疏忽,给后人造成了混乱。

史料索引

10

《北史·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五》

《魏书·卷八十九列传第七十七》

《资治通鉴》

《全后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