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中文名:黄仁勋
外文名:Jensen Huang
别名:老黄
国籍:美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3年2月17日
毕业院校:斯坦福大学 (硕士研究生)
职务:NVIDIA企业CEO
职业:企业家
出生地:中国台湾省台北市
祖籍:浙江青田山口大安村
人物经历
台北出生
黄仁勋于1963年2月17在中国台湾省台北市出生,1972年与家人迁往美国,后来被送往美国肯塔基州一间基督教学校就读,完成课程后迁往俄勒冈州。15岁时参加美国乒乓球公开赛,在青年组双打赛事中夺得季军。
1984年于俄勒冈州立大学取得电气工程学位,其后在斯坦福大学取得硕士学位。
黄仁勋曾在AMD(1983年-1985年)及LSILogic(1985年-1993年)工作。
1993年创立NVIDIA(全球最大显卡芯片厂商)。黄仁勋是圈子里有名的工作狂,他曾经解释自己为何如此狂热:为了我们的孩子们,让他们的将来更好一些。
黄仁勋为人不张扬,国内很少有人知道这位杰出华人的成功之路。其实他的成绩已经足够与王嘉廉和杨致远等华人IT精英并驾齐驱。同时,他经常被用户亲切地叫作“老黄”。
回顾黄仁勋的历史,总觉得这个答案另有原因——他的童年颇为坎坷。
美国求学
黄仁勋是幼童留美。9岁那年和比自己大一岁的哥哥,被父亲
硅谷之路
黄仁勋讲中文很有意思,严格意义上讲他不太会说中文。在别人讲的时候,他总是很努力地侧耳细听。然后,他会作出简单的回答。不过仅仅几句话之后,他就仿佛泄了气一般,脸上浮起不好意思的笑容,接着开始讲流利的英语。同时很抱歉地说,自己的中文实在是不到家。但当你已经把他当成一个老外的时候,他却又会讲出几句中文。
如果说语言是一种文化标志,从这个角度去看黄仁勋可能会了解到,他在本质上更是一个美国人。那么,对于一个1983年大学电子专业毕业的美国青年,他最好的或者说是必然的选择,显然是去硅谷。那时候的硅谷,英特尔和AMD还仅仅是众星璀璨的半导体公司中的两个小字辈,而微软也才刚刚把自己的MS-DOS卖给IBM,远远还没有显出明星像。而王安的电脑公司则如日中天,为华人青年树立了一个榜样。
不过,黄仁勋直到10年后才创办自己的公司。黄仁勋对他的妻子Lori曾经承诺,自己一定在30岁的时候拥有自己的公司。
黄仁勋硅谷之路的
新闻资料
NVIDIA公司的创始人黄仁勋先生是一位极具个性的科技大佬,每年的台北电脑展他都会拿出一些有趣的东西。在COMPUTEX2013开幕的第一天,黄仁勋先生接受了亚太媒体的群访。基于云端的虚拟化技术以及多屏游戏分享是他这次内容介绍的重点。
职业道路
1992年底,两位曾经在SUN工作过的技术人员克里斯和普雷艾姆把黄仁勋拉进NVIDIA的创业团队。因为既有技术背景又懂销售和管理,黄仁勋被推举担任总裁兼CEO,这两个职务他一直担任至今。而他上班的第一天则是1993年的2月17日,是他30岁的生日,也正好兑现了他对妻子的承诺。
一个有趣的插曲是,黄仁勋在创办公司时曾经给一位BayArea公司的分析师打电话,想听听对自己准备在图形芯片领域创业的建议。这位叫乔恩的分析师后来回忆说:“当时黄仁勋还专门打电话,咨询关于图形芯片市场与未来的走势,我告诉他,这个市场还没起步且已经乱成一团了,现在已经有将近30家公司,你最好别干这个。”
NVIDIA的第一次选择,恰好反映了几位创业者以往的技术经历所给予他们的影响——喜欢另辟蹊径。他们选择了当时并不被人看好的正方形成像技术;重视芯片的多功能性,因此选择了集成游戏手柄、声卡等多重功能的思路。
但这款名为NV1的产品
年少有为
1983年,黄仁勋20岁,还在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工程实验室做普通工程师的他就“大言不惭”地对第一位女朋友Lori许诺,自己会在30岁的时候拥有一家自己的公司。不久之后,Lori成了他的妻子。而黄仁勋在自己30岁生日之前的一个多月,与两位志同道合的工程师一起成立了英伟达(NVIDIA),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他还有意将第一天上班的日子定在了生日那天。
1999年,英伟达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图形处理器(GPU);此后,GPU成为计算机中独立于CPU(中央处理器)的另一个重要的计算单元。第二年,在公司推出第二代GPU的时候,黄仁勋又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黄氏定律”:英伟达的核心战略就是产品每6个月升级一次,功能翻一番。而在当时业界已经有了另一个更著名的定律,那就是由英特尔公司创始人摩尔创立的“摩尔定律”:芯片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隔18个月增加一倍,性能提升一倍。与“摩尔定律”相比,“黄氏定律”的技术更新速
人物生活
小时候,他的乒乓球打得相当不错。13岁的时候,他第一次参加美国乒乓球锦标赛,结果输得一塌糊涂。回去之后他不停地反思,发现自己输在不专注上面:刚到拉斯维加斯的他被城市的美景所吸引,在比赛前一天晚上仍然在商业街上闲逛。此后,他开始以专注的态度对待乒乓球,结果在两年后获得了美国乒乓球公开赛的双打第三名。
创业之后的他对于工作也是非常的专注。在他看来,工作(Work)是一个不正确的词。他每天早上6点15分起床,锻炼一个小时之后开始吃早饭,然后去上班,一直工作到晚上才回到家里。陪家人吃完晚饭之后,他会接着工作,直到累得不行了才去睡觉。他很少打高尔夫,也很少跟朋友出去玩,下班后基本上都待在家里,仍然在“玩”。在他的两个孩子上大学之前,他的家到了晚上会是这样的场景:4个人每个人抱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做自己的工作,虽然都在家里,有事通过电子邮件来沟通。他也一直非常“享受”这种生活状态,“我每天就做四件事情:工作、
财富排名
2001年黄仁勋在《财富》“40岁以下最富40人”排名第12位。
2020年4月7日,黄仁勋以47亿美元财富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361位。
2020年,黄仁勋以98亿美元财富位列《2020福布斯美国富豪榜》第51位。
2022年3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22家大业大酒·胡润全球富豪榜》,其以1350亿,位列第77位。
2022年,黄仁勋以206亿美元财富位列《2022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78位。
2021年4月,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发布,黄仁勋以118亿美元财富位列榜单第186名。
2022年5月,入选财富500强企业中薪酬最高的10个CEO。
2023年3月23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3胡润全球富豪榜》,黄仁勋以1500亿财富位列榜单第63位。
相关事件
媒体报道称英伟达线上发布会,视频演讲中的黄仁勋并非真人,而是通过AI合成的特效“空气”。对此,英伟达发言人表示,在1小时48分钟的视频中,绝大多数为真人出镜,只有14秒为了展示3D仿真模拟平台的技术,而让特效制作的“黄仁勋”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