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郭子仪简介

郭子仪

(唐朝名将)
更新时间:2023-08-13 20:52

郭子仪(697年-781年7月9日),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人。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寿州刺史郭敬之的儿子。出身太原郭氏。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安史之乱爆发,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收复两京有功,加司徒、代国公。又进位中书令。乾元二年(759年),承担相州兵败之责,失去兵权,处于闲官。宝应元年(762年),平定河中兵变有功,进封汾阳郡王。广德元年(763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再度被启用,出任关内副元帅,收复长安。永泰元年(765年),吐蕃、回纥联兵入侵,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并击溃吐蕃。大历十四年(779年),唐德宗即位后,尊为“尚父”,进位太尉兼中书令。建中二年六月辛丑日(781年7月9日),病逝,获得赠太师,谥号“忠武”,配飨唐代宗庙廷,陪葬于建陵。

目录

基本资料

1

本名:郭子仪

别名:郭令公、郭汾阳

字:子仪

所处时代:唐代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

出生日期:697年

逝世日期:781年7月9日

主要作品:《进赐前后诏敕自陈表》《请车驾还京奏》《论吐蕃书》

主要成就:平定安史之乱,收复长安、洛阳; 击败吐蕃、党项的入侵

籍贯: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

祖籍: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

家世:太原郭氏(华阴郭氏)

人物生平

2

早年事迹

郭子仪(697-781年),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人,早年参加武举,以“异等”成绩补任左卫长上(从九品下,此据“郭家庙碑”碑阴铭文,正史列传误作“左卫长史”,为六品官。子仪武举及第任官直接为六品可能性较小),后累迁桂州都督府长史、单于都护府副都护、振武军使、安西副都护、北庭副都护等。天宝八载(749年)三月,郭子仪升任左武卫大将军(正三品,此据《郭公庙碑铭》碑阴,正史列传则作“左卫大将军”)、横塞军使、安北副都护,又改横塞军使为天德军使。天宝十三载(754年)春,郭子仪兼任九原郡(丰州)都督、西受降城使、九原郡太守、朔方节度右厢兵马使。不久,郭子仪的母亲、赠魏国夫人向氏去世,他去职返家守孝。

平定安史

讨伐叛军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于守孝期间被朝廷“夺情”启用,改封卫尉卿、单于安北副大都护、灵武郡太守,兼摄御史中丞,权充朔方节度副大使,

展开阅读全文 ∨

轶事典故

3

诚感鱼朝恩

郭子仪抵御吐蕃时,鱼朝恩指使人挖掘其父坟墓,大臣都担心他举兵造反。郭子仪入朝后,代宗将此事告诉他,他流泪道:“我长期带兵,不能禁止士兵损坏百姓的坟墓,别人挖我父亲的坟墓,这是上天惩罚,不是有人和我过不去。”后来,鱼朝恩请郭子仪赴宴,宰相元载派人对他说鱼朝恩将对他不利,部下也要求跟随前往。郭子仪没有同意,只带十几个家僮前去。鱼朝恩问道:“您的随从怎么这么少?”郭子仪把听到的话告诉了他。鱼朝恩感动得哭道:“若非您是长者,能不起疑心吗?”

恳辞尚书令

广德二年(764年)十二月,唐代宗任命郭子仪为尚书令,郭子仪恳辞不受。代宗又命五百骑兵持戟护卫,催促他到官署就职,郭子仪仍不肯接受任命,上奏道:“太宗皇帝曾任此职,因此历代皇帝都不任命,皇太子任雍王,平定关东,才授此官,怎能偏爱我,违背重要规定。而且平叛以后,冒领赏赐的人很多,甚至一人兼任几职,贪图升官不顾廉耻。现在叛贼基本平定,正是端正法纪审

展开阅读全文 ∨

历史评价

4

总评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郭子仪指挥或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之战、收复两京之战、邺城之战等重大作战;安史之乱后,他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他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郭子仪不但武功厥伟,而且还善于从政治角度观察、思考、处理问题,资兼文武,忠智俱备,故能在当时复杂的战场上立不世之功,在险恶的官场上得以全功保身。

历代评价

李亨:①道备文武,衷怀忠亮,表宏才而应运,申茂绩而经邦,……往属凶丑乱常,云雷经始,咸能外持戎律,内翊皇图,披荆棘而有功,历险艰而无易。或分麾东讨,扫昏祲於两都;或仗节北临,备长城於万里。②风云有感,星象降生。秉文武之姿,怀经济之器。自凶狂构祸,区宇未宁,蕴忠贞以立身,资义勇而成务。加其识度宏远,谋略冲深。张飞乃万人之敌,却縠是三军之帅。故能扫清强寇,收复二京,建兹大勋,成我王业。③代国公

展开阅读全文 ∨

后世地位

5

唐朝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太尉中书令尚父汾阳郡王郭子仪”。

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郭子仪。

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郭子仪亦位列其中。

明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太祖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历代帝王庙,其中就有郭子仪。

清朝康熙年间,遵循明朝旧例,取古今功臣四十一人配享历代帝王庙,其中有郭子仪。

清朝光绪年间,长乐县立庙祭祀郭子仪。

家族成员

6

华阴郭氏家族世系表。华阴郭氏亦出自太原。后裔有西魏同州司马郭徽,郭徽弟郭进。

六代祖

郭智,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北魏末仕至秘书郎、中山郡太守、郢州刺史。(参见《隋郭荣碑考释》)

五代祖

郭进,西魏郢州刺史郭智次子。(参见《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隋郭荣碑考释》、《唐郭敬善墓志铭》)

高祖

伯高祖:郭荣(547—614年),字长荣,郭智长孙、郭徽长子,隋左光禄大夫、右候卫大将军、蒲城郡公,赠兵部尚书。(参见《隋郭荣碑》、《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

高祖父:郭履球,郭进之子,隋金州司仓参军。(参见《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可校正《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曾祖

郭昶,履球之子。生于隋唐之际,官至凉州司法参军。(参见《郭公庙碑铭》、《元和姓纂》)

祖父

郭通,郭昶之子,唐永徽年间(650—655年),官至京兆府美原县主簿,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二月,因郭子仪之故,追赠兵部尚

展开阅读全文 ∨

史料索引

7

《旧唐书·卷一百二十·列传第七十》。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七·列传第六十二》。

墓葬纪念

8

郭子仪墓

郭子仪墓在陕西省礼泉县建陵西南二公里的坡阳村。

汾阳王庙

786年,邠宁节度使、尚书左仆射韩游瑰为郭子仪建庙于邠州(今陕西彬县),用来纪念郭子仪“圣德遗芳,永留西夏”。这座汾阳王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汾阳王庙,可惜后来被毁,湮没于历史尘烟之中。

910年,在福建长乐建有一座汾阳王庙,是目前已知保存最完好、时代最久远的汾阳王庙。

明代万历年间,在山西汾州建有一座汾阳王庙,后亦被毁。

汾阳王纪念堂

汾阳王纪念堂是汾阳市政府为纪念汾阳王郭子仪而修建的,坐落于山西省汾阳城内庙前街市博物馆院内。在大殿正中有郭子仪塑像,两侧悬挂八子画像。汾阳王纪念堂已成为海内外郭氏后裔祭祀郭子仪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