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中文名:闵桂荣
外文名:Gui rong Min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福建省莆田市
出生日期:1933年6月2日
逝世日期:2021年4月28日
毕业院校:南京工学院,前苏联科学院动力研究所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92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94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学位: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经历
1933年6月2日,闵桂荣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县一个贫民家庭。
1952年,闵桂荣从莆田市第一中学毕业,并考入厦门大学工学院机械系就读,之后因为中国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调整,转入南京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东南大学)学习。
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动力工程系。1960年,前往前苏联科学院动力研究所学习。
1963年,热物理学研究生毕业,获得前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之后回到中国,被国家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承担航空发动机传热问题的研究工作。
1965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关键技术攻关全面,既没学过也没干过人造卫星技术,只在展览会上见过人造卫星模型的闵桂荣领命承担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有关热控制技术的研制任务,带领一批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年轻人进行攻关,先后担任卫星总体设计部副主任、主任(至1968年1月)。
1968年,担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至1985年1月)。
1975年,闵桂荣担任卫
主要成就
闵桂荣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闵桂荣长期从事空间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工作。在航天器热控制方面,负责完成了我国多种人造卫星的热控制任务,并在航天器热控制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作出系统和创造性的成就。卫星总体方面,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领导完成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和多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和飞行工作,为国家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航天器热控制
闵桂荣在航天器热控制方面,负责完成了中国多种人造卫星的热控制任务,并在航天器热控制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作出系统和创造性的成就。闵桂荣主持并研究制定了卫星热平衡试验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并提出了卫星热平衡方程积分关系式。他和同事们开辟的航天热控制这门新技术,不仅成功地解决了中国早期各种卫星的温度控制问题,而且为以后研制多种人造卫星提供了技术基础,并使中国热控制技术水平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卫星总体设计
闵桂荣作为卫星总体设计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领导完成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和多颗返回式卫星
个人生活
闵桂荣3岁时就被父母忍痛卖给别人做儿子。7岁那年,闵桂荣眼见到自己的养父病重,却无钱医治,在日寇飞机的轰炸声中病逝,旧中国民不聊生的苦难生活激发了少年闵桂荣的爱国情怀。他从小在绘画和音乐上,就显示出天赋。学生时代的他,拉过胡琴,广东音乐《良宵》是他的拿手好戏,在苏联留学时,闵桂荣还是民族乐队的积极分子。画国画,画花鸟,曾是他的灵感所至。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86年6月-1991年5月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常委 |
1991年5月-1996年5月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常委 |
1993年3月-1998年3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1996年5月-2001年6月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五届常委 |
1998年3月-2003年3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人物评价
闵桂荣长期从事空间技术工作,开创了空间热物理分支学科,解决了中国各类人造卫星的热控制等一系列科学技术问题,创造性地完成各次飞行任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
闵桂荣是资深的卫星专家,与中国卫星相伴一生,见证了中国卫星事业发展的全过程。他有着冷静的思考,缜密的计划和不挠的个性,其中不乏勇气、魄力和胆识。(人民网评)
闵桂荣积极支持教育工作,努力培养人才,为中国航天教育事业作出贡献。(何梁何利基金评)
人物逝世
2021年4月28日,我国著名工程热物理学家与空间技术专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闵桂荣,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2021年5月2日上午,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人造卫星工程的开拓者之一、航天器热控制技术的开创者,我国著名空间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原院长、技术顾问闵桂荣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