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钱逸泰简介

钱逸泰

(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机材料化学家)
更新时间:2024-02-24 16:10

钱逸泰(1941年1月3日-2023年1月14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无机材料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钱逸泰毕业于山东大学;1986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任山东大学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2008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士;2015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钱逸泰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化学制备和超导材料制备的研究。2023年1月14日11时50分,钱逸泰同志,因病在合肥逝世,享年83岁。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钱逸泰

外文名:Yitai Qian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无锡

出生日期:1941年1月3日

逝世日期:2023年1月14日

毕业院校:山东大学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结晶化学导论》

主要成就: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8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士

性别:男

人物生平

2

1962年,钱逸泰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

1982年至1985年,在美国布朗大学访问期间,从事铁系催化剂的费-托过程研究和薄膜制备。

1986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担任副教授。

1989年至1990年,再次赴美国布朗大学访问。

1992年,在美国普渡大学从事热分析研究(至1993年)。同年被评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1994年,被评为凝聚态物理博士生导师。

1996年,被评为无机化学博士生导师。

1997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5年,担任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年,任山东大学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2008年,担任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同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RSC)会士。

2023年1月14日11时50分,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技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中国共产党党员钱逸泰同志,因病在合肥逝世,享年83岁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3

钱逸泰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纳米材料研究方面,钱逸泰将溶剂热合成技术发展成一种重要的固体合成方法,创造性地发展了有机相中的无机合成化学,实现了一系列新的有机相无机反应。大大降低了非氧化物纳米结晶材料的合成温度;将γ射线辐照法,发展为制备纳米材料的新方法;发展了复合溶剂热方法,可控生长纳米结构。

1996年,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在280℃用苯热合成技术制得纳米结晶GaN,其中含有超高压相岩盐型GaN相。在将反应物的化学键几何构型保持在产物中思想的指导下,用Wurtz反应,在相对较低温度和条件下以金属钠分别还原四氯化碳和六氯代苯制得了金刚石粉末和多壁碳纳米管,文章分别发表在《Science》和《J Am Chem Soc》上。金刚石工作被“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时被教育部选为1998年十大科技新闻。用镁还原乙醇制得碳纳米管,文章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运用结晶化学原理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4

时间

担任职务

参考资料

2000年-2006年

中国化学会理事会副理事长

2008年-

中国化学会顾问

2017年06月16日

江苏理工学院双聘院士


安徽省化学会理事长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



国际《固体化学杂志》编委



安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兼职教授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5

钱逸泰在纳米材料的制备和新铜氧化物超导材料探索方面有创造性的贡献。(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评)

钱逸泰在固体化学、纳米材料化学、超导新材料、清洁能源材料、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等领域,研究成果卓著。(江苏理工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