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阎立本简介

阎立本

(唐代历史人物)
更新时间:2024-02-24 18:11

阎立本(601年—673年),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人。唐朝时期宰相、画家,隋朝殿内少监阎毗之子。隋朝时,阎立本门荫入仕,累迁朝散大夫、将作少监。唐武德年间,担任秦王(李世民)府库直。贞观年间,历任主爵郎中、刑部郎中,迁将作少监。绘制“昭陵六骏”和“凌烟阁”功臣图,监修翠微宫。显庆元年(656年),出任将作大匠,迁工部尚书。总章元年(668年),检校右丞相,册封博陵县男。当时姜恪凭借战功擢任左丞相,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说。举荐名臣狄仁杰,累迁中书令。咸亨四年(673年11月14日),去世,追赠司空。阎立本擅长工艺,富于巧思,工篆隶书,对绘画、建筑都很擅长。兄长阎立德擅长书画、工艺及建筑工程。阎毗、阎立德、阎立本父子三人并以工艺、绘画闻名于世。代表作品《步辇图》《历代帝王像》等。

目录

基本资料

1

本名:阎立本

所处时代:唐代

出生地:雍州万年(今西安市临潼区)

出生日期:隋仁寿元年(601年)

逝世日期:唐咸亨四年(673年)11月14日

主要作品:《步辇图》《历代帝王像》《职贡图》《萧翼赚兰亭图》等

主要成就:设计和营造大明宫

人物生平

2

出身贵胄

阎立本出身河南阎氏,《元和姓纂》云河南一支为“代人,本居云阳”。此处直言阎氏家族出自鲜卑一族,原先居于云阳。该家族源汉化也很早,到了阎立本一代,已是诗书传家的中原大族。

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阎立本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其外公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其母是清都公主,其父隋朝殿内少监阎毗。

步入政途

唐高祖武德年间,阎立本即在秦王李世民府任库直。库直是随侍帝王左右的亲信,必须由名门的亲贵子弟担任,而且必须是“才堪者”。

唐太宗贞观年间(627年—649年),阎立本任主爵郎中、刑部侍郎、将作少监。

唐贞观十年(636年),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建立大唐帝国的武功,命阎立本绘制其征战四方时所骑的六匹战马图样,然后雕刻于石,立于昭陵。即著名的“昭陵六骏”。

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唐王朝开国勋臣,于京都长安太极殿凌烟阁绘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魏徵等24名功臣像,亲撰赞词,命阎立本绘像,

展开阅读全文 ∨

艺术特点

3

阎立本的人物画形象逼真传神,时人誉之为“丹青神话”,写实性注重个性描绘,且多取材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用以鉴戒贤愚、弘扬治国安邦大业。阎立本的线描画部刚劲圆润,画衣物简练粗重,设色也较前代更浓重,多用朱砂、石绿,有时还用金银等贵重矿物质材料。

传为阎立本的作品保留到至今的有《历代帝王图卷》,就是古代画家企图表现性格特点的重要作品。画卷共包含了十三个帝王的肖像:西汉昭文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蜀主刘备、吴主孙权、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蒨、陈宣帝顼、陈废帝伯宗、陈后主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阎立本成功地刻画了这些帝王们的个人性格,画中不仅表现了对他们的了解,并且表现了对于他们的评价。

据史书记载,魏文帝曹丕博闻强识,才艺兼备;晋武帝司马炎深沉、有度量;北周武帝宇文邕粗野强梁,但很有策略能力。隋文帝杨坚表面平和,城府极深、多猜忌。隋炀帝杨广美姿容,很聪明,但又浮夸好享受。陈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成就

4

政治成就

《新唐书》本传讥讽阎立本“既辅政,但以应务俗材,无宰相器。时姜恪以战功擢左相,故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嘲”。因为阎立本没有什么战功,只是凭借当时被目为“应务俗材”的工程设计、丹青绘画获得高位,不能和以赫赫军功取得左相的姜恪相提并论,从而引起当时官场的讥讽。

艺术成就

阎立本善画道释、人物、山水、鞍马,尤以道释人物画著称,曾在长安大慈恩寺两廊画壁,颇受称誉,《宣和画谱》所载宋代内府收藏阎氏作品,道释题材占半数以上。他又工写真,下少肖像画是为了表彰功臣勋业而创作的。武德九年所绘《秦府十八学士图》系表现秦王李世民属下的房玄龄、杜如晦等18位文人谋士的肖像,都是按人写真,图其形貌,画卷中对每个人的身材、相貌、服饰、年龄及神情等特征都有生动而具体的刻画。贞观十七年又奉诏画长孙无忌、李孝恭、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24功臣像于凌烟阁,成为继汉代麒麟阁、云台画功臣像之后的又一次大型政治性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5

总评

阎立本继承家学,又师法张僧繇、郑法士等,把魏晋南北朝以来“细密精致而臻丽”的绘画,逐渐推进为“焕烂而求备”的唐代绘画。其绘画道释、人物、山水无所不能,最擅长历史人物画,善于通过绘画刻划人物性格,被誉为“六法皆备”。他的绘画线条刚劲有力,神采如生,色彩古雅沉着,笔触较顾恺之细致,人物神态刻画细致,其作品倍受当世推重,被时人列为“神品”。曾为唐太宗画《秦府十八学士》《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为当时称誉。

名人评价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①有应务之才,兼能书画,朝廷号为丹青神化。②阎(立本)则六法该备,万象不失。

《旧唐书·列传第二十七》: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立本唯善于图画,非宰辅之器。

李嗣真:①《续画品录》:至若万国来庭,奉涂山之玉帛;百蛮朝贡,接应门之位序。折旋矩度,端簪奉笏之仪;魁诡谲怪,鼻饮头飞之俗;尽该毫未,倍得人情。②像人之妙,号为中兴。

家族成员

6

阎毗(563年—613年):石保县公、隋殿内少监

清都公主:北周武帝之女

阎立德(?—656年):阎毗与北周清都公主之长子,唐将作大匠、工部尚书

轶事典故

7

视画

有一次,阎立本到荆州看张僧繇的画,觉得张僧繇不过是“虚得其名”。可是,第二天他继续去看时,发现张僧繇毕竟是“近代佳手”。到了第三天,他又仔细去看,他才确实领悟到张僧繇作品的真正妙处,并感慨地说:“名下定无虚士。”于是他在那里继续停留了十多天,朝夕揣摩,“坐卧观之”,不忍离去。

悔以书画

唐太宗有一次同侍臣们乘舟在御苑的池中游玩赏景,看到池中有奇异的怪鸟在水面上随波浮游。唐太宗手拍船栏杆叫好多次,命令在座陪同的侍臣们当场赋诗赞咏,又命令随侍的宫人宣召阎立本前来将怪鸟画下来。宫人们当即向岸上传呼道:“召画师阎立本到青苑玉池拜见皇上!”当时,阎立本任主爵郎中。听到传召后,他急忙跑步赶来,大汗淋漓,立即俯身池边挥笔绘画起来。而且,满面羞愧不堪。

事后,阎立本告戒他的儿子说:“我小时候爱好读书,值得庆幸的是我还不是个不学无术的蠢材。我都是有感而发才写文章。在同行中,我的文章写得还是比较不错的。然而,我最

展开阅读全文 ∨

后世纪念

8

昭陵墓

《西安府志·卷第六十五·古迹志·下·陵墓·唐》载,阎立本逝后,陪葬唐太宗昭陵,为丞郎三品已下十二墓之一。其兄阎立德逝后赠吏部尚书、并州都督,先于阎立本陪葬昭陵。

江西墓

江西省玉山县阎立本墓,位于城南武安山东北面山坡上,普宁寺东侧数十米处。坐西南朝东北,背靠武安山,三面青山环抱,周围林木茂密。

墓地存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重立的墓碑一块,高2米,宽1.02米,厚0.11米,园顶,中央刻着“大唐相国本寺檀越立本阎公之墓”,左刻小字“清乾隆十五年冬月吉旦,住普宁寺沙门心田同本寺大众重立石”。1984年,江西省文化厅拨款修建围墙加以保护,整个墓地长30米余米,宽20余米,占地面积700平方米。1987年12月列入江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