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耶律阿保机简介

耶律阿保机

(辽朝开国皇帝)
更新时间:2024-02-25 09:33

耶律阿保机(872年-926年9月6日),姓耶律,字阿保机,小字啜里只,汉名亿,辽朝开国君主,契丹迭剌部霞濑益石烈乡耶律弥里(今内蒙古赤峰市一带)人,父为辽德祖耶律撒剌的,生母为宣简皇后萧氏。九世纪末,契丹遥辇氏部落联盟长痕德堇可汗时,阿保机任挞马狘沙里,统领亲军征服北边部族。唐昭宗天复元年(901),选任联盟夷离堇(军事首长),进任于越。统兵进攻室韦、于厥及奚,又南下攻掠河东、代北等郡。后梁开平元年(907),取代遥辇氏任联盟长。贞明二年(916),建立契丹国家,称皇帝,年号神册。建都城,造文字,定法律,设宫卫骑军和州县部族军。继续南侵代北及河北州县,又向西征服诸游牧部落,直抵甘州(今甘肃张掖)。天赞四年(925),东征渤海国。次年正月,进围渤海国都忽汗城(今黑龙江宁安西南东京城),迫降渤海国王大諲撰。在渤海国旧地建东丹国,封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回军途中病死扶余。谥昇天皇帝,庙号太祖,墓号祖陵。

目录

基本资料

1

本名:耶律阿保机

别名:耶律亿、耶律啜里只

所处时代:唐朝→五代→辽朝

民族族群:契丹族

出生地:迭剌部霞濑益石烈乡耶律弥里(今内蒙古赤峰市一带)

出生日期:872年

逝世日期:926年9月6日

主要成就:建立契丹国,创立契丹文;四处征伐,攻灭渤海国、室韦和奚

谥号: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

庙号:太祖

年号:神册(916年)、天赞(922年)、天显(926年)

在位时间:916年3月17日—926年9月6日

陵墓:祖陵

性别:男

人物生平

2

早年经历

耶律阿保机生于唐朝咸通十三年(872年)。起先,母亲梦见太阳坠入自己怀中,于是怀了孕。待到出生之时,屋内有神光异香环绕,身体犹如三岁小儿,落地便能爬行。耶律阿保机出生时,契丹的贵族阶层正在为争夺联盟首领之位而打得不可开交。阿保机的祖父耶律匀德实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被杀,父亲和叔叔伯伯们也逃离出去,躲了起来。祖母简献皇后对于这时刚出生的阿保机非常喜爱,但又担心他被仇人加害。因此常将他藏在别处的帐内,涂抹其面,不让他见外人。耶律阿保机三个月便能行走,满百日便能说话,凡事未卜先知。自称左右好像有神人护卫。即使在童年之时,开言便涉及国家大事。当时其伯父执掌国政,事有疑难便去向他咨问。

阿保机自幼聪敏,才智过人。长大成人后,身体魁梧健壮,胸怀大志,而且武功高强,《辽史》上说他“身长九尺,丰上锐下,目光射人,关弓三百斤”,值伯父耶律释鲁掌权,深得信任,耶律亿任遥辇氏痕德堇可汗的挞马狘沙里(扈卫官),

展开阅读全文 ∨

为政举措

3

政治

916年,大会群臣、属部,称大圣大明天皇帝。随后,亲征突厥、吐谷浑、党项等部,转掠代北,掳获许多人畜。917年(神册二年),晋王李存勖所署新州裨将卢文进降辽。三年,任康默记为版筑使,在潢河以北营建皇都(后称上京,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境)。六年,诏定法律,正班爵,新州防御使王郁率部来降。辽太祖又两次亲统大军南下,肆行俘掠,均被李存勖率劲兵击退。大批降人、俘虏的迁入使辽的实力渐趋雄厚,在长城以北草原上出现了农田、村落、城廓、矿冶、作坊以及寺院与孔庙。又进一步加强政权建设,在参酌旧俗的基础上,援引汉人文法,强化了皇权统治。根据契丹与汉人经济生活的不同,对部落和州县各因俗施治。由于汉人逐渐增多,朝中专设汉儿司主其事。926年,他夺下渤海国,改名东丹,封长子为东丹王。

阿保机发现,国境越来越大,可西部草原上新征服的奚族、室韦,不习惯耕种;投奔的汉人,又不可能去牧马。于是他设置了两套平行的行政机构——北

展开阅读全文 ∨

家族成员

4

家世

八世祖:耶律涅里

高祖父:辽肃祖耶律耨里思

曾祖父:辽懿祖耶律萨剌德

祖父:辽玄祖耶律匀德实

父母

父:辽德祖耶律撒剌的

母:宣简皇后萧岩只斤

兄弟

耶律剌葛,字率懒,惕隐

耶律迭剌,字云独昆,中台省左大相

耶律寅底石,字阿辛

耶律安端,字猥隐,东丹国王

耶律苏,字独昆,惕隐、南府宰相

后妃

淳钦皇后述律平(述律月里朵,萧氏)

宫人萧氏

子女

儿子

耶律倍,母述律平

耶律德光,母述律平

耶律李胡,母述律平

耶律牙里果,母萧氏

女儿

耶律质古,母述律平

人物争议

5

名字争议

“阿保机”在当时之译法,还有阿布机、阿保谨两种。学者刘浦江认为,“阿保谨”的译法更准确。

有观点认为,诸史所载辽太祖生前活动事迹,均用“阿保瑾”译音的番名,《辽史》所载其汉名“耶律亿”,当系辽圣宗追加。也有人认为是辽太宗所改,证据并不充足。

死因争议

天赞三年(924年)六月十八日,耶律阿保机召集皇后、皇太子、大元帅及二宰相、诸部头,说:“上天降监,惠及烝民。圣主明王,万载一遇。朕既上承天命,下统群生,每有征行,皆奉天意。是以机谋在己,取舍如神,国令既行,人情大附。舛讹归正,遐迩无愆。可谓大含溟海,安纳泰山矣。自我国之经营,为群方之父母。宪章斯在,胤嗣何忧?升降有期。去来在我。良筹圣会,自有契于天人;众国群王,岂可化其凡骨?三年之后,岁在丙戌,时值初秋,必有归处。然未终两事,岂负亲诚?日月非遥,戒严是速。”其中提到“三年之后,岁在丙戌,时值初秋,必有归处”,而阿保机恰恰是在三年后的丙戌年(

展开阅读全文 ∨

历史评价

6

总评

耶律阿保机自幼聪敏,才智过人,经过多年的征战,把北方各族统一在自己的政权统治之下,建立起幅员广阔的辽王朝。密切了北方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推动了契丹及北方各民族的发展和进步。也为日后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做出了贡献。至今,俄语发音称中国仍为“契丹”,可见其影响。诚然,作为一个从部落联盟向文明社会过渡阶段的游牧民族建立的统一国家,辽太祖及其继承者发动的向外掠夺劳动力的战争,给周边民族和华北汉地社会经济以严重破坏。但他在政治、法律、经济等制度上采用蕃汉分治的做法,给辽朝国内的契丹和汉族人民的生存、发展和融合,提供了一种能够共同接受的统治形式,体现出足够的政治头脑,不但有效缩短了契丹境内社会演进和民族融合的磨合期,而且充分弱化了这一磨合过程中带有血和火的阵痛感。当然,耶律阿保机和辽朝的勃兴除了契丹社会内部和他个人的因素,与蒙古草原和中原地区的历史大环境也是密切有关的。一度称雄漠北统治

展开阅读全文 ∨

轶事典故

7

一箭定上京

耶律阿保机以武力统一了契丹各部,于公元906年掌握了契丹联盟的军政大权后,就萌发了依照汉制营建皇都的念头,但是当时的时机还不成熟,只好暂时搁浅。

公元918年,耶律阿保机又将营建皇都一事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此之前,耶律阿保机早就有意将皇都建在西楼邑一带,也就是今天的巴林左旗林东镇境内。因为西楼邑坐落于狼河(今乌力吉沐沦河)与潢水(今之西拉沐沦河)之间,隐藏于巨大的山体之内。耶律阿保机认为此地“负山抱海,天险足以为固”。此外,这里水草丰足,便于放牧;土地肥沃,利于耕种。正所谓“进可攻,退可守”。更重要的一点是,这里还是耶律阿保机家族的发祥地,也是耶律家族的世袭领地,其数代祖先也都出生和安葬在这里。所以,建都于此,对于耶律阿保机来说,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有利因素。可是,将皇都建立在自己家族的根据地内,耶律阿保机又担心契丹族的各部首领不服。于是,他便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一天,他对群臣

展开阅读全文 ∨

陵墓

8

辽祖陵位于巴林左旗林东镇,是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陵墓。周围古木参天,小溪潺潺,是一处清幽静谧的所在。

辽太祖陵由陵区和奉陵邑祖州两部分组成,陵区的山门巧妙地借用了天然的山谷,构思奇巧,十分独特。原先的地面建筑宏伟壮观,后被毁,现仅存一些砖瓦碑石等。从其残存的石雕上,可以看出辽国契丹文化的特点,古朴拙致,秀丽自然,是研究契丹历史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