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本名:赵炅
别名:赵匡义(曾用名)、赵光义(曾用名)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开封府浚仪县
出生日期:939年11月20日(天福四年十月初七日)
逝世日期:997年5月8日(至道三年三月二十八日)
主要作品:逍遥咏、缘识
主要成就:灭北汉,基本完成全国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庙号:太宗
陵寝:永熙陵
在位时间:976年11月15日—997年5月8日
年号: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
谥号:神功圣德文武皇帝→至仁应运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赵炅本名匡义,是宋宣祖赵弘殷和昭宪太后杜氏所生的第三个儿子,宋太祖赵匡胤之弟。后晋天福四年十月初七日(939年11月20日)出生于开封府浚仪县崇德北坊护圣营官舍。据说,杜氏梦见神仙捧着太阳授予她,从而有娠怀孕,直到赵炅出生的当天夜晚,红光升腾似火,街巷充满异香。赵炅从小聪颖,与别的孩子游戏,都畏服他。他尤其得到杜氏的钟爱。
显德元年(954年),赵匡胤在后周将帅中露头角,赵炅亦补为右班殿直,不久迁供奉官。至显德五年(958年),改殿前祗候、供奉官都知,成为下级军校。据记载,赵炅在这段时间颇为好学,嗜好读书。赵弘殷征淮南时,曾特地搜寻古书送给赵炅,因此他得以培养深厚的文化素养。同时,赵炅自称在征淮南时也亲身参与,并在战场上射死无数南唐军,其后又参与后周攻辽河北之战。有观点认为,这些史书记载或赵炅自述的他在后周时期文武兼备的事实都不可靠。不过,他后来确实喜好文墨、多才多艺。
显德七年(960
为政举措
政治
制度改革
赵炅加强了中央集权,对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制度进行调整与改革,主要如下:
罢节镇领支郡。唐末五代时,节镇领支郡,支郡长官听命节镇,“如臣之事君”,有碍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太祖平湖南,始令潭、朗等州直属京师,州官可直接奏事朝廷。后来,平后蜀、灭南汉,新得州郡也是如此,但原后周统治区节镇领支郡制度仍旧。赵炅即位不久,知怀州(隶河阳三城节度使)高保寅不愿受制于节度使赵普,奏请罢废节镇领支郡。赵炅从其请,诏怀州直隶京师,州官得自奏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八月,赵炅接受右拾遗李瀚的建议,诏令后周旧地邠、宁、唐、邓、宋、亳等三十九州全部直属京师。至此,全国州郡皆由朝廷直辖,节镇领支郡的旧制退出历史舞台。
设置审官院、考课院、审刑院等机构,以分割中书门下的部分权力。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赵炅设置京朝官差遣院。中书除授,限于卿监以上朝官,少卿监以下京朝官的考校铨选,改由京朝官差遣院负责。中书事权被
历史评价
正史评价
《宋史》(脱脱、阿鲁图领衔,欧阳玄、揭傒斯等修):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陈洪进、钱俶相继纳土。未几,取太原,伐契丹,继有交州、西夏之役。干戈不息,天灾方行,俘馘日至,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而民不思乱。其故何也?帝以慈俭为宝,服浣濯之衣,毁奇巧之器,却女乐之献,悟畋游之非。绝远物,抑符瑞,闵农事,考治功。讲学以求多闻,不罪狂悖以劝谏士,哀矜恻怛,勤以自励,日晏忘食。至于欲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君子曰:“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帝之谓乎!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赵廷美)之贬死,武功王(赵德昭)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焉。
名人评价
自评:
①朕每亲临庶政,岂敢惮于焦劳,礼接群臣,无非求于启沃。
②朕为其父母,居亿兆之上,
轶事典故
对废旧物品也积极利用。有一次,油衣库说有数万帘幕破损废旧,请求毁弃。命将其煮染杂色,做成数千旗帜。后来,他又命令将营缮弃材做成数千日用品,赐给宰相李昉等。
至道二年(996年),赵炅命令用黄绢代替织成帛,覆盖在御马的鞍勒上。
多才多艺
赵炅十分喜爱书法,在听政之暇,每以观书及笔法为意,所以能够洞悉诸家字体的妙处,改进自己的书法。当时,“书有家法”“善正书行草”的王著任翰林侍书,赵炅派中使王仁睿把他的字拿给王著看,王著说:“未尽善也。”赵炅临学益勤,隔了一段时间,又写了字让王仁睿送给王著看,王著仍然说“未尽善”。王仁睿向王著询问,为什么老说“未尽善”,王著说:“帝王始学书,或骤称善,则不复留心矣。”赵炅又练习了很久,再次派王仁睿把他写的字拿给王著看,王著才说:“功至矣,非臣所能及。”在苦练之下,赵炅通晓草、隶、行、八分、篆、飞白六种字体,其中小草和飞白尤其精妙。淳化三年(992年),赵炅令出内府所藏
人际关系
关系 | 称号 | 姓名 | 备注 | |
---|---|---|---|---|
父辈 | 父亲 | 宋宣祖 | 赵弘殷 | 后周检校司徒,天水县男,宋朝建立后追尊宣祖 |
母亲 | 昭宪太后 | 杜氏 | 后周南阳郡太夫人,宋朝建立后成为皇太后,谥号昭宪皇后 | |
平辈 | 哥哥 | 曹王 | 赵匡济 | 早卒,宋朝建立后追封曹王 |
宋太祖 | 赵匡胤 | 宋朝开国皇帝 | ||
弟弟 | 魏王 | 赵廷美 | 后被贬为西京留守,后被降为涪陵县公,死于房州,谥号悼 | |
岐王 | 赵光赞 | 早卒,追封岐王 | ||
姐妹 | 陈国长公主 | 赵氏 | 早卒,追封陈国长公主 | |
燕国长公主 | 赵氏 | 嫁忠武军节度使高怀德 | ||
妻妾 | 正妻 | 淑德皇后 | 尹氏 | 尹廷勋之女,早卒,赵炅即位后追封皇后 |
懿德皇后 | 符氏 | 符彦卿之女,赵炅即位前一年去世,即位后追封皇后 | ||
明德皇后 | 李氏 | 李处耘之女,赵炅即位后册为皇后 | ||
嫔妃 | 元德皇后 | 李氏 | 李英之女,赵炅生前为陇西郡夫人,其子真宗赵恒继位后先后追封贤妃、皇后 | |
贵妃 | 孙氏 | 孙守斌之女,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入宫,进封贵妃 | ||
臧氏 |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入宫,赵炅生前为美人,后累封贵仪,累赠贵妃 | |||
方氏 | 赵炅生前为新安郡君,后累封婕妤,累赠贵妃 | |||
淑妃 | 王氏 | 赵炅生前 |
人物争议
烛影斧声
主词条:烛影斧声
赵炅在赵匡胤在位时并未被立为皇太子,赵匡胤也没留下传位于他的遗诏。因此关于赵匡胤和赵炅之间皇位嬗替过程的合法性,历来受到人们质疑。其中流传最广的故事的“烛影斧声”,引发赵炅弑兄篡位、得国不正的联想。这个故事记载于宋代僧人文莹的《续湘山野录》中,后又被转载于南宋史官李焘所编纂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中。
当代学界关于这段历史也莫衷一是。一种意见否认赵炅弑兄篡位。刘洪涛认为,赵炅没有杀兄的可能。因为文莹的《续湘山野录》记载表明,第一,作者并未暗示赵匡胤之死不明不白,强自疑神疑鬼的是后人;第二,赵匡胤召赵炅入宫饮酒,赵炅很难作好准备;第三,夜宴期间,周围应该有人;第四,赵匡胤宴罢入寝,并无异状。因此,赵匡胤并非赵炅所杀,而“烛影斧声”之谜及历史传说,乃是后人扑风捉影的虚妄猜测,而他认为赵匡胤死于赵氏家族遗传的狂躁忧郁症以及脑溢血。美籍华人专家刘子健指出,赵炅不可能杀兄篡位。因为李
后世纪念
主词条:永熙陵
赵炅死后葬于河南巩县宋陵中的永熙陵,由上宫、下宫、元德皇后陵、明德皇后陵、章穆皇后陵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