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杨侗简介

杨侗

(隋朝末代皇帝)
更新时间:2024-02-25 16:44

隋恭帝杨侗(dòng)(604年-619年),字仁谨,弘农华阴(今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人。隋朝末代皇帝,隋炀帝杨广的孙子,元德太子杨昭次子,母为刘良娣。杨侗仪表俊美,秉性宽厚。大业二年,受封越王。隋炀帝每次出巡,留守东都洛阳。参与平定杨玄感叛乱,迁高阳太守。隋炀帝巡幸江都时,留守东都。大业十四年(618年),得知隋炀帝遇害,即位于洛阳,年号皇泰。皇泰二年(619年),被迫禅位,降封潞国公,终为王世充杀害,谥号为恭,史称皇泰主,时年十六岁。

目录

基本资料

1

本名:杨侗

别名:皇泰主、皇泰帝

字:仁谨

所处时代:隋末唐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日期:604年

逝世日期:619年

信仰:佛教

在位时间:618年―619年

谥号:恭皇帝

年号:皇泰

籍贯:弘农华阴(今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

人物生平

2

早年经历

杨侗,字仁谨,是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次子,母小刘良娣。杨侗仪表漂亮,生性宽厚。大业二年(606年)八月初九日,杨侗被封为越王(《北史》误作大业三年)。

隋炀帝每次出外巡幸,杨侗常常留守洛阳。

大业九年(613年)六月初三日,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反叛。杨侗与民部尚书樊子盖抵拒叛军。杨玄感的叛乱平定后,杨侗到高阳朝见隋炀帝,被授任为高阳太守。不久又以本官身份,留守东都。

苦撑东都

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初十日(《隋书·杨侗传》误作大业十三年),隋炀帝巡幸江都,命杨侗与金紫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代理民部尚书韦津、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楚等人总管留守后方的事宜。

大业十三年(617年),二月初九日,瓦岗寨首领李密、翟让等攻占兴洛仓。杨侗派虎贲郎将刘长恭、光禄少卿房萴进攻李密等人,反被他们打败,十之五六的官兵战死。

被立为帝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太府卿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3

魏徵等《隋书》、李延寿《北史》:“美姿容,性宽厚。”

司马光《资治通鉴》:“皇泰主眉目如画,温厚仁爱,风格俨然。”

蔡东藩《南北史演义》:“代王侑为李氏所立,越王侗为东都所立,虽其后同归废死,然李渊、王世充等,究与化及有间,侑废而唐兴,侗死而隋乃亡,稽古者固不得徒据隋书,存侑而略侗也。观隋家之如此收场,益见主德之不可不明,过眼繁华,皆泡影耳。”

家庭成员

4

先辈

曾祖:杨坚,隋文帝。

祖父:杨广,隋炀帝。

祖母:萧皇后

父亲:杨昭,元德太子

母亲:小刘良娣

兄弟

哥哥:燕王杨倓

弟弟:隋恭帝杨侑

史书记载

5

魏徵《隋书·卷五十九·列传第二十四》

李延寿《北史·卷七十一·列传第五十九》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五》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六》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