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杨坚简介

杨坚

(隋朝开国皇帝)
更新时间:2024-02-25 17:53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开皇元年(581年)至仁寿四年(604年)在位。小字那罗延,鲜卑姓普六茹,杨坚掌权后恢复杨氏。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封为随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北周宣帝继位,以杨坚为上柱国、大司马,威望日隆。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改元开皇。隋文帝即位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修定刑律和制度,使适合于南北统一后的中国。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国家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开皇九年(589年),派晋王杨广南下平陈,统一南北。隋文帝对周边各族,采取了军事上的防御和政治上的招抚政策,有效地处理了民族矛盾,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圣人可汗”。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四年间,锐意改革、政绩卓著。但是在位晚期逐渐多疑,杀害功臣,并且听信文献皇后之言,废黜太子杨勇立晋王杨广为太子,埋下了亡国的祸根。仁寿四年七月丁未日(604年8月13日),在仁寿宫离奇去世。享年六十四岁,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葬于泰陵。

目录

基本资料

1

本名:杨坚

别名:普六茹坚、圣人可汗

字:那罗延

所处时代:隋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冯翊般若寺

出生日期:541年7月21日

逝世日期:604年8月13日

主要成就:代周建隋灭陈,结束南北分裂局面,开皇之治,创三省六部制

在位时间:581年3月4日—604年8月13日 [76-77]

年号:开皇、仁寿

庙号:高祖

谥号:文皇帝

陵寝:泰陵

人物生平

2

出身豪族

史载杨坚出自关中高门弘农杨氏,自称是东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其四世祖杨元寿被北魏任命为武川镇司马,其父杨忠跟随北周文帝宇文泰起义关西,因功赐姓普六茹氏,官至柱国、大司空,封随国公。死后追赠太保,谥号桓。不过据陈寅恪的考证,杨坚家族可能是山东寒族,其弘农杨氏的身份应出于伪托;而所谓杨元寿留镇武川亦是宇文泰为笼络部下感情而虚构之事。

西魏大统七年六月癸丑夜(541年7月21日),杨忠之妻吕苦桃于冯翊般若寺生下了杨坚,据说当时“紫气充庭”。《隋书》记载,当时有比丘尼智仙对吕苦桃说,杨坚此人不可与常人一样抚养,所以她将杨坚带到别馆,亲自抚养。幼年的杨坚为人深沉少言,刚刚进入太学的时候,即使是十分亲密的人也不敢戏弄。

西魏恭帝二年(555年),杨坚十四岁时,京兆尹薛善征辟他为功曹。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因为其父杨忠的功劳被授为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成纪县公。

西魏恭帝四年(557年),

展开阅读全文 ∨

为政举措

3

政治

三省六部

杨坚废除不合时宜的北周六官(天、地、春、秋、冬、夏)制,恢复了汉魏时期的体制,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杨坚在中央设立三师、三公、五省。三师、三公只是一种荣誉虚衔。掌握政权的是五省,即内侍省、秘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和尚书省。内侍省、秘书省在国家政务中不起重要作用。内侍省是宫廷的宦官机构,管理宫中事务。秘书省掌管书籍历法,事务较少。起作用的是其他三省,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都是最高政务机构。内史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这就是后来被唐朝继承的三省制。

尚书省下设吏、民、礼、兵、刑、工六部。每部设尚书,总管本部政务。具体办事机构就是这是六部: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和调动;民部,掌管全国的土地、户籍以及赋税、财政收支;礼部,掌管祭祀、礼仪和对外交往;兵部,掌管全国武官的选拔,和兵籍、军械等;刑部,掌管全国的刑律、断狱;工部,掌管各种工程、工匠、水利、交通等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4

史书评价

《隋书》:高祖龙德在田,奇表见异,晦明藏用,故知我者希。始以外戚之尊,受托孤之任,与能之议,未为当时所许,是以周室旧臣,咸怀愤惋。既而王谦固三蜀之阻,不逾期月,尉迥举全齐之众,一战而亡,斯乃非止人谋,抑亦天之所赞也。乖兹机运,遂迁周鼎。于时蛮夷猾夏,荆、扬未一,劬劳日昃,经营四方。楼船南迈,则金陵失险,骠骑北指,则单于款塞,《职方》所载,并入疆理,《禹贡》所图,咸受正朔。虽晋武之克平吴会,汉宣之推亡固存,比义论功,不能尚也。七德既敷,九歌已洽,要荒咸暨,尉候无警。于是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陵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考之前王,足以参踪盛烈。但素无术学,不能尽下,无宽仁之度,有刻薄之资,暨乎暮年,此风逾扇。又雅好符瑞,暗于大道,建彼维城,权侔京室,皆同帝制,靡所适从。听哲妇之言,惑邪臣之说,溺宠废嫡,

展开阅读全文 ∨

轶事典故

5

两姑之间

杨坚还没袭杨忠爵位时,北周权臣宇文护欲笼络杨坚为心腹,杨坚请教父亲杨忠,杨忠说:“两姑之间难为妇,汝其勿往!”意指杨氏效忠皇帝,不可在皇帝和权臣之间首鼠两端。于是杨坚拒绝了宇文护的要求,不久后宇文护及其党羽被北周武帝诛灭,杨氏因而得保荣华富贵。

惧内皇帝

根据史书记载,杨坚和皇后关系非常亲密:“上每临朝,后辄与上方辇而进,至阁乃止。使宦官伺上,政有所失,随则匡谏,多所弘益。候上退朝而同反燕寝,相顾欣然。”

独孤皇后到了晚年时,杨坚想找一两个美人作为生活调剂,他试探性宠幸了宫女尉迟氏,却没想到皇后悲愤交加之下怒杀此女。杨坚一气之下感觉皇帝尊严受到打击,脾气暴躁的他负气离家出走。

孤独寂寥的老年杨坚虽然试图在陈、蔡贵人等青春美人那里找点人生欢乐忘却愁苦,但失去皇后的痛苦始终无法自拔,而且他也隐隐感悟到了对爱妻的伤害。独孤皇后去世刚刚一年多,杨坚就一病不起,临终前对皇太子和负责山陵的官员说:“我的

展开阅读全文 ∨

亲属成员

6

父母

父亲:杨忠(隋文帝称帝后,追尊为武元皇帝)

母亲:吕苦桃(隋文帝称帝后,追尊为元明皇后)

兄弟姐妹

二弟蔡景王杨整,隋文帝同母弟

三弟滕穆王杨瓒,隋文帝同母弟

四弟道宣王杨嵩,隋文帝异母弟

五弟卫昭王杨爽,隋文帝异母弟

姐姐万安公主(安成长公主)

后妃

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独孤信之女

宣华夫人陈氏,陈宣帝第十四女宁远公主

容华夫人蔡氏

弘政夫人陈氏,陈宣帝第二十四女临川公主

宫人尉迟氏,尉迟迥孙女,被独孤伽罗所杀

子女

儿子

长子房陵王杨勇,文献皇后所生

次子隋炀帝杨广,文献皇后所生

三子秦王杨俊,文献皇后所生

四子蜀王杨秀,文献皇后所生

五子汉王杨谅,文献皇后所生

女儿

长女乐平公主杨丽华,文献皇后所生,嫁北周宣帝宇文贇,女儿宇文娥英,外孙女李静训

五女兰陵公主杨阿五,初嫁仪同王奉孝,后嫁柳述

襄国公主,下嫁河阳郡公李长雅

广平公主,下嫁安德县公宇文静礼

陵寝墓地

7

杨坚泰陵位于咸阳城西75公里处三畤原上,发现陵园遗址周围有平面呈长方形的城垣,南北长628.9米,东西长592.7米,墙基宽约4.4米,陵园总面积37274.03平方米,陵园四面各辟一门,南门门址保存较完整,门外分别有一对门阙,门阙平面呈梯形。陵园外环绕有围沟。在陵园中部偏东南部筑有覆斗状封土,封土顶部南北33米、东西42米,底部南北153米、东西155米。基础部分呈倒“凸”字形,覆盖墓道。封土南侧有两条墓道,相距23.8米,均为7个天井、7过洞,西侧墓道(包括天井、过洞)南北长78.7米、宽3.4至5.6米,东侧墓道略短,也稍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