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祖庚简介

祖庚

(商朝第二十三位国君)
更新时间:2024-02-26 16:32

祖庚是商朝著名国王武丁次子,名曜。祖庚有长兄祖己,祖己因受后母诬陷,被父亲武丁逐出京城,后含冤而死。三弟祖甲为后母所生,为表示不愿与兄长争夺王位,便暗暗地离宫出走,武丁病死,祖庚得以继位。祖庚在位7年,去世后由三弟祖甲继位。

目录

基本资料

1

本名:子跃

别名:祖庚

所处时代:商朝

民族族群:商族

出生地:殷

主要成就:遵行礼制

帝位之争

2

武丁是想将王位传给长子祖己的。祖己是一名孝子,有孝名,被称为“孝己”。他每晚要起床五次,看父母是否睡得安好,因此深得武丁的宠爱。但是由于祖己的母亲早逝,他的继母不喜欢他,在武丁面前说了他许多坏话,结果被流放到外地。祖己经受这一打击之后,不久就忧愤而终。

“尸祭”从夏朝开始就有了,“尸”一般由长子或长孙充当。成语“尸位素餐”就是从“尸祭”演变而来的,因为“尸”除了在祭台上接受祭拜外,可以只食斋而不干活。祖己就充当过“尸”受百官祭拜,他获得这样的资格实际上就相当于太子的地位了。商王室祭祀祖先时,祀典是非常隆重的,要由生人充当祖先的“尸”,去接受百官的祭拜,这就是所谓的“尸祭”。

武丁正因为有自己年轻时被外放的经验,他才效法先考放逐祖己,可惜祖己没有领会父亲的苦心。《太平御览》中说:“殷高宗有贤子孝己,其母早死,高宗惑后妻之言,放之而死,天下哀之。”认为祖己被武丁流放与武丁年轻时被小乙放出,性质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

后母戊鼎

3

祖庚继承了“武丁中兴”的事业,积极开拓,遵行礼制,是一个积极、孝悌的君主。在他统治的数年间,商代的经济文化和国力都十分强盛。

而后母戊鼎是他(一说是祖甲)为其母制作的鼎,故为孝心。

杂谭逸事

4

祖甲避王位:祖己(孝己)、祖庚、祖甲均为武丁之子。长子祖己未及继王位便已死去,次子祖庚立为太子。但武丁两个都喜爱,祖甲是后母所生后母当然要在武丁面前提立祖甲为储君。祖甲认为这是违礼之举,若强行废立,怕重演“九世之乱”的局面,故仿效当年武丁,离开帝都,到平民中生活。武丁驾崩后,帝位由祖庚继承。祖庚即位十年左右病死,祖甲方才回帝都继承君位。

史料记载

5

商王室祭祀祖先时,祀典是非常隆重的,要由生人充当祖先的“尸”,去接受百官的祭拜,这就是所谓的“尸祭”。“尸祭”从夏朝开始就有了,“尸”一般由长子或长孙充当。祖己就充当过“尸”受百官祭拜,他获得这样的资格实际上就相当于太子的地位了。

《太平御览》中说:“殷高宗有贤子孝己,其母早死,高宗惑后妻之言,放之而死,天下哀之。”认为祖己被武丁流放与武丁年轻时被小乙放出,性质不同。说前者是因为争夺王位继承权而引起的,后者是为了培养王位继承人,因此视武丁放逐祖己为“失德”。渔火认为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其实,武丁流放祖己,一是想避开祖己和继母的矛盾;二是因为自己也从小被父亲小乙外放过,所以认为将祖己放到外地去体察民情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武丁正因为有自己年轻时被外放的经验,他才效法先考放逐祖己的,可惜祖己没有领会父亲的苦心。

便暗暗地离宫出走,武丁病死,祖庚得以继位。

后世评价

6

祖庚死后,他的弟弟祖甲继了王位,秉承了他遵行礼制的风范。

祖甲曾经生活在平民中,了解平民的疾苦,他限制大大小小的贵族对人民的榨取和掠夺,甚至修改《汤刑》,以严刑来限制这些不孝子孙。因此招致贵族对祖甲的不满及刁难,内部矛盾日益尖锐。

祖庚在这期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祖甲之后的商代,国力逐步衰微,并最后走向了灭亡。在武丁、祖庚和祖甲父子三人统治的100余年间,是商代中兴的极盛之期。这一时期,商朝的统治力和国威远播四方,而且以青铜为代表的中原文明也非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