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本名:整
别名:河亶甲、戋甲
所处时代:商朝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亳(今商丘谷熟镇)
主要成就:北上迁都;征讨兰夷、班方
人物生平
河亶甲元年,当时商朝的国势再度衰落,河亶甲为了缓解王族内部的矛盾,于是将都城从嚣迁到相(今河南安阳内黄)。
河亶甲三年,商朝在方国大彭国的帮助下,使得邳国归顺商朝。
河亶甲四年,出兵征讨东方部族蓝夷。
河亶甲五年,姺人结交班方。河亶甲于是命令彭伯、韦伯率军征讨班方,班方臣服。这样姺人就被孤立起来,于是也归顺商王朝,纳贡称臣。
河亶甲九年,河亶甲去世,死后由其子祖乙继位。
为政举措
河亶甲即位时,内外忧患,矛盾重重,只得以迁都来扭转不利的局势。这次迁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王族内部的矛盾。稍事整饬后,河亶甲便先后发动征讨兰夷、班方的战争。
河亶甲在位时,对商朝的稳定做出贡献,为其后的祖乙复兴打下基础。
迁都之事
争议地点
商人屡迁,史载有“前八后五”之说。这些具体地点的确定,对重建商史以及解决相关学术问题具有重大意义,但其中大多数地点至今尚未被考古学所证实,河亶甲所居的相即是其一。《竹书纪年》、《尚书·序》和《史记·殷本纪》三书皆说河亶甲迁于相。关于河亶甲死后葬处,传说有三处:一、相(今河南省安阳内黄境内);二、汤阴(今河南省安阳汤阴县);三、殷附近(今安阳洹水南岸)。
史料记载
关于相的所在,《史记集解》引孔安国曰:“(相),地名,在河北”。至于其具体地点,主要有三说:
一说在今内黄。《括地志》载:“故殷城在相州内黄县东南十三里,即河亶甲所筑都之,故名殷城也”。《元和郡县图志》卷16河北道一相州内黄有:“故殷城,在县东南十里,殷王河亶甲居相,因筑此城。”《太平寰宇记》也有类似记载,不少学者从此说。
一说在今安阳。唐杜佑《通典》卷178相州条:“相州(今安阳),殷王河亶甲居相,即其地也……后魏道武置相州,取河
史籍记载
《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
家族成员
祖父:子辩,商王太庚
父亲:子伷,商王太戊
伯父:子高,商王小甲、子密,商王雍己
哥哥:子庄,商王仲丁、子发,商王外壬
儿子:子滕,商王祖乙
孙子:子旦,商王祖辛、子逾,商王沃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