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古龙简介

古龙

(著名武侠小说家)
更新时间:2023-03-10 09:52

古龙,原名熊耀华,籍贯江西,汉族。1938年6月7日生于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与金庸、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代表作有《多情剑客无情剑》、《绝代双骄》、《英雄无泪》等。古龙把武侠小说引入了经典文学的殿堂,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使中外经典镕铸一炉,开创了近代武侠小说新纪元,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1985年9月21日,因肝硬化、静脉出血,古龙在台湾去世,终年48岁。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熊耀华

别名:古龙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香港

出生日期:1938年6月7日(戊寅年)

逝世日期:1985年9月21日(乙丑年)

职业:文学家

毕业院校:台湾淡江大学

主要成就:中国当代武侠三大家之一 新派武侠小说泰斗和宗师 宝龙电影公司创办人

代表作品:《小李飞刀》《楚留香传奇》《 陆小凤传奇》《绝代双骄》《英雄无泪》等

子女:熊正达,叶怡宽,郑小龙

随笔集:《笑红尘》

星座:双子座

生肖:虎

人物生平

2

1950年,定居台湾,就读师院附中(今师大附中)初中部。

1954年,考上成功中学(高中)开始大量写诗,投稿《蓝星诗刊》、《成功青年》等。

1955年,在晨光杂志发表小说《从北国到南国》,笔名古龙,开始了他的职业写作生涯。关于古龙笔名的由来,有说法称古龙一女友叫古凤,才起名为古龙。

1957年,进入淡江英专(即淡江大学前身),就读夜间部英语科。

1958年,古龙弃学,与舞女郑月霞(莉莉)同居于台北县瑞芳镇郑家。为了谋生,开始从事武侠小说创作。

1960年,出版武侠处女作《苍穹神剑》。

1960年至1963年是古龙的潜伏阶段或试笔阶段,发表了《孤星传》、《护花铃》等十余部小说。在此期间,由于大量接触外国文学,古龙的作品沾染上许多西方文艺色彩。

1963年起,古龙接连发表了《情人箭》、《大旗英雄传》、《浣花洗剑录》、《名剑风流》、《武林外史》和《绝代双骄》等六部长篇,跃登为四大天王之一。

1964年至1966年

展开阅读全文 ∨

亲属成员

3


关系姓名备注
父母熊飞(熊鹏声)据闻为北平中国大学土木系毕业,晚年自东吴大学(苏州大学)退休。 
姓名待考早逝。
兄弟姐妹熊小云、熊小燕、熊小毛妹妹。
熊国华弟弟。
伴侣郑月霞同居。
叶雪结婚。
千代子日本籍,同居。
梅宝珠结婚。
于秀玲结婚而未登记。
子女郑小龙(1967)郑月霞所生,警官,数度获得世界警校柔道大赛冠军。 
叶怡宽(张怡宽,1973)叶雪所生,曾过继给张不池,律师,资讯专家。
熊正达(1977)梅宝珠所生,职业军人。 
知交好友倪匡交情最好。
冯娜妮号称“古龙的妈”。
薛兴国弟子。
丁情弟子。  


作品特色

4

古龙的小说弱化了武功在武侠小说中的功用,表达了对武功武力的限制及使用武力的权限限制与责任担当。从古龙早期的作品《大旗英雄传》、《名剑风流》,到中期的《绝代双娇》、《楚留香》,到后期《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剑》,古龙的写作风格一直在变化,他开创了一种武侠的流派。作为一个写作者来看,这是一种突破和追求。

古龙中期的作品结构的严谨,场面、人物、情节组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架式,总体上气魄宏大。代表作是《绝代双骄》,标志着古龙小说进入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是古龙小说的一个里程碑。它以悲剧落笔,以喜剧收尾,是一幕人生的悲喜剧。

古龙晚期作品小说的主题标新立异,结构也较严谨,情节也有起伏,环环紧扣,用性格的表层特征写出了导致人物性格形成的心理特征。人物性格鲜明。代表作《流星·蝴蝶·剑》。

古龙的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创造性的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5

倪匡(古龙好友,香港作家):“人间无古龙,心中有古龙。”

白岩松:“古龙笔下,无论谁仔细看,都有你我,所以古龙不古。”

陈坤:“古龙的风格比较酷,他的文字很诗化,有许多留白的空间,任你去想象。”

温瑞安:“古龙的写法就比较简单,他本身是极有才情的。但古龙的问题在于,他有极高的才华,他也有浪子的个性,所以他的创作是留有余手,不尽全力的。而且古龙又喜欢喝酒,经常喝酒误事,难免就会出现代笔什么的,前后水准参差不齐,这是非常让人惋惜的。”但温瑞安坚持认为,“古龙和金庸的地位,绝对应该是并排的。”

王家卫(香港导演):“因为古龙是一个流氓,有才气的流氓。所以我拍的时候会想,要是古龙去写这场戏他会怎么去写啊?我喜欢反差嘛,就试着用古龙的口吻来讲金庸的故事。”

徐克(香港导演):“古龙小说描写的其实是现代心态,而金庸作品主要反映传统中国道德观念。古龙的武侠世界里到处可以看到台湾西门町夜生活的景象,他的每部小说都有保

展开阅读全文 ∨

后世影响

6

古龙以无比丰富的创作力,留下了70多部精彩绝伦的武侠著作,他的武侠小说创作始终秉承“求新求变”的宗旨,不受传统拘束,将中外经典镕铸一炉,为“武侠美学”理念的形成与“武侠文化”的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二十余年的写作生涯中,他以超凡的想象力、深厚的文学底蕴和锐意变革的创新意识,突破前人窠臼,赋予武侠小说新的生命,使之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上,开创了近代武侠小说新纪元,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作为当代华语文坛罕有的大师,古龙的作品是真正深入街头巷尾的文学经典,李寻欢、陆小凤、楚留香、沈浪、西门吹雪等众多形象,早已成为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重要角色。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流传甚广;他的作品有着永恒的主题:勇气、侠义、爱与宽容。

古龙影视改编电影也多次获得亚洲影展及台湾金马大奖。根据《武林外史》改编的电影《孔雀王朝》于1979年获亚洲最佳动作片导演奖;徐克崛起江湖的处女作电视剧《金刀情侠》亦改编

展开阅读全文 ∨

墓址纪念

7

一九八五年十月八日下午一时,古龙遗体在第一殡仅馆景行厅火化,并下葬于台北县三芝区的北海明山墓园。

古龙所在墓园门前有两白色石狮镇守于此,左右两侧分别为土地公与烧金炉,正中间为外棺,上有浮雕龙图案,图案左右两侧刻有古龙二字。

墓碑上刻有“英才早凋”四个大字,为前“行政院长”俞国华所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