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黄巢简介

黄巢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
更新时间:2023-02-22 10:45

黄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时候便可对诗,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王仙芝起义前一年,关东发生了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姓走投无路,聚集黄巢周围,与唐廷官吏进行过多次武装冲突。乾符二年(875年)六月,黄巢与兄侄八人响应王仙芝。乾符四年(877年)二月,黄巢率军攻陷郓州,杀死节度使薛崇。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死,众推黄巢为主,号称“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乾符六年(879年)正月,兵围广州。广明元年(880年)十一月十七日,东都留守刘允章迎黄巢军入洛阳。十二月一日,兵抵潼关。十二月十三日,兵进长安,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大赦天下。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黄巢败死狼虎谷。昭宗天复初年,黄巢侄子黄皓率残部流窜,在湖南为湘阴土豪邓进思伏杀,唐末农民起义结束。

目录

基本资料

1

本名:黄巢

别称:黄王、冲天大将军

所处时代:唐朝→大齐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山东菏泽

出生时间:元和十五年(820年)

去世时间: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

主要作品:《题菊花》、《咏菊》

主要成就:建立大齐政权、首创高层换届制度和四相制、拉开了唐朝覆灭的大幕

人物生平

2

黄巢家中世代以贩卖私盐为业,家境十分富足。他善于剑术,马术和箭法也不错,粗通笔墨,小时候就有诗才。五岁时侍奉祖父,便可对诗。

黄巢成年后曾几次应试进士科,但皆名落孙山,于是他满怀愤恨地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后便离开了长安,后继承祖业成为盐帮首领。

乾符元年(874年),全国各地连年发生水旱灾,河南最为严重,麦才半收,秋季的庄稼几乎没有,冬季蔬菜太少。但自唐懿宗以来“用兵不息,赋敛愈急”,各州县又不上言灾情,致使“百姓流殍,无处控诉”。

于是濮阳的私盐贩子王仙芝与尚君长等聚众数千人,于长垣县揭竿而起,攻州占县,攻陷了曹州、濮州和郓州。声势大涨。王仙芝遂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号称草军。并传檄诸道,斥责唐朝吏治腐败、赋役繁重、赏罚不平等罪恶。有票帅尚君长、柴存、毕师铎、曹师雄、柳彦璋、刘汉宏、李重霸、蔡温球、楚彦威、王重隐等十余人,大肆劫掠。之前有谣言说:“金色蛤蟆争努眼,翻却曹州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3

黄巢领导的农民运动打击了盛极一时的唐朝,同时建立大齐政权,还首创高层换届制度和四相制,但是最终导致藩镇割据,战火纷飞数十年。

可以通过大量史实看出黄巢一生的思想、政治抱负和实践。黄巢政治思想主要是封建专制主义,其政治抱负始终是想做说了算的首脑,力图以己力量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但具体奋斗目标因形势变化而有改变。黄巢就是遵循了这样的思想、方略及不同的奋斗目标参加起义、领导起义,同唐对抗。

为了打击唐王朝的实力,黄巢领导的起义最显著的特点是:采用流动作战的战术。前后转战十二省,往返15000余里,沉重打击了封建地方阶级,瓦解了唐朝统治,使唐王朝名存实亡。

唐末义军挂帅人物王仙芝、黄巢,先后分别以“天补平均大将军”、“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作为称号的关系,“平均”或“均平”自然地便成了这场大起义的特殊标识。关于这两个称号是“反映了农民痛恨贫富不均现象而产生的一种朴素的平均主义思。而黄巢在起义确实提出并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4

《新唐书》:“唐亡,诸盗皆生于大中之朝,太宗之遗德馀泽去民也久矣,而贤臣斥死,庸懦在位,厚赋深刑,天下愁苦。方是时也,天将去唐,诸盗并出,历五姓,兵未尝少解,至宋然后天下复安。汉之亡也,天下大乱,至晋然后稍定;晋之亡也,天下大乱,至唐然后复安。治少而乱多者,古今之势,盛王业业以求治,可少忽哉!”

赞曰:广明元年,巢始盗京师,自陈“唐去丑口而著黄,明黄且代唐也。”鸣呼,其言妖欤!后巢死,秦宗权始张,株乱遍天下,朱温卒攘神器有之,大氐皆巢党也。宁天托诸人告亡于下乎!

《旧唐书》:“天地否闭,反逆乱常。禄山犯阙,朱泚称皇。贼巢陵突,群竖披攘。征其所以,存乎慢藏!

史臣曰:我唐之受命也,置器于安,千年惟永,百蛮响化,万国来王。但否泰之无恒,故夷险之不一。三百算祀,二十帝王。虽时有窃邑叛君之臣。乘危徼幸之辈,莫不才兴兵革,即就诛夷。其间沸腾,大盗三发,安禄山、朱泚、黄巢是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亡汉者黄巾

展开阅读全文 ∨

轶事典故

5

黄巢五岁时候陪老人,父亲为菊花连句,老头想找不到,他随口回答说:“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黄巢父亲责怪他。于是老翁说:“他能诗,但不知道轻重,可以命令他再写一篇。”黄巢回答说:“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朝末期,黄巢带领起义军北上,攻打浑城,围城三天攻不下来。黄巢秘密入城打探,为一个老人所救。老人并告诉了黄巢攻城的方法。黄巢很感动就说:“老人家,你家有红纸吗?”老人说:“现成的没有,店铺里能买到的。”黄巢说:“你买几张红纸,扎个灯笼,正月十五挂在房檐上。”黄巢走后,老人把消息传给邻居,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全城穷百姓都知道了,家家买红纸扎灯笼。黄巢回到大营,马上召集将士商量,到了夏历正月十五晚上,带着五千精兵,摸过护城河,按老人所指的路悄悄入城,一声号炮,内外夹攻,很快攻破城门,起义军进城了!这时,穷人家门口都挂起了红灯,全城灯火通明。凡是挂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作品

6

《全唐诗》录黄巢三首七言诗。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家族成员

7

关于黄巢家族情况,史书《新唐书》、《旧唐书》等记载均为言语不清。

祖父、父亲、子侄、子孙

例如,黄巢在五岁和其祖父、父亲对诗时,二人均未留下姓名;黄巢与子侄黄存、黄揆、黄邺等人聚众数千人,响应王仙芝;传说黄巢突围南下宁波窦雪寺后,出家为僧,黄巢之子黄文明在此地繁衍。

外甥、兄弟、妻妾

根据《旧唐书·二百卷下·列传一百五十》和《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记载,除了黄巢的外甥林言有姓名外,其它他的兄弟和妻妾均未有姓名记载。

争议

8

新唐书:黄巢是自杀

《新唐书》黄巢传记载:“黄巢兵败狼虎谷时对外甥林言说,你拿上我的首级去献给唐朝,那么你还可以求得富贵!林言不忍心杀黄巢,于是黄巢自刎。”

旧唐书:黄巢被外甥杀害

《旧唐书》黄巢传记载:“黄巢率军进入泰山,徐率领时溥派遣将领张朋友与尚让的军队逮捕了。到狼虎谷,黄巢的将领林言斩下黄巢和二弟黄邺等七人的脑袋,将他们的妻子儿女都送到徐州”。不仅如此,《旧唐书》的《僖宗纪》、《时溥传》和《资治通鉴》、《桂苑笔耕录》、《北梦琐言》等其他书籍也都有着同样的记载。

敦煌文献等:黄巢被尚让杀害

敦煌文书里的《肃州报告》黄巢战败等情况残卷,写道:其草贼黄巢被尚让杀却,于西川进头。中和四年(884年)5月,黄巢在今河南中牟西,遭沙陀骑兵突袭,牺牲万余人。在此危急关头,尚让却率万人投降唐廷。

唐代学者崔致远所著的《桂苑笔耕录》中记载的信息说明,唐将时溥是引诱黄巢起义军当中投降的将领把黄巢杀死的。

《刘氏杂志》

展开阅读全文 ∨

墓葬

9

黄巢兵败狼虎谷后,其头颅献于成都天子之手,并就地掩埋。黄巢墓址共5处,据史料记载位于武侯祠旁边,南宋宋初年金兵入侵四川,宋臣王刚中顽强抵抗,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四月为表贤铲恶,而平毁黄巢墓。此墓存在275年。另一处位于泰山东北麓下港乡八亩地村。此墓乃无头墓。其他尚有三处,分别在九顶山南,宁波雪窦寺,和湖北英山大旗岭。

艺术形象

10

舞台剧《黄巢》,陈联忠执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