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安徽省名人 > 铜陵市名人 > 枞阳县名人 > 吴汝纶简介

吴汝纶

更新时间:2019-04-06 15:40

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一字挚父,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会宫镇老桥村吴牛庄)人,晚清文学家、教育家。同治四年进士,授内阁中书。曾先后任曾国藩、李鸿章幕僚及深州、冀州知州,长期主讲莲池书院,晚年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并创办桐城学堂。与马其昶同为桐城派后期主要代表作家。其主要著作有《吴挚甫文集》四卷、《诗集》一卷、《吴挚甫尺牍》七卷、《深州风土记》二十二卷、《东游丛录》四卷。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吴汝纶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

出生日期:1840年

逝世日期:1903年

职业:文学家、教育家

主要成就:任保定莲池书院山长 深州、冀州知州,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桐城中学创始人。

代表作品:《东游丛录》

注音:ㄨˊ ㄖㄨˇ ㄌㄨㄣˊ

人物生平

2

吴汝纶.字挚甫.于道光二十年(1840)生于桐城南乡(今枞阳县会宫镇老桥村)耕读世家。幼时家境贫寒,但刻苦好学,得一鸡蛋不肯吃,至集市换成松脂,供夜读时照明。他博览诸子百家之书,笃好文学,对同乡先辈方苞、刘大櫆、姚鼐等桐城派文章尤其景崇。

同治二年(1863年)以县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取秀才。同治三年(1864年)中江南乡试第九名举人,后入京会试,于同治四年(1865年)中第八名进士,授内阁中书。曾国藩慕其才,留佐幕府,切磋学问,为“曾门四大弟子”之一。吴汝纶与李鸿章关系亦密切,先后在曾、李幕府任事,曾、李奏议,多出自他手笔。

同治十年(1871年)至十二年曾任深州知州。

光绪七年(1881年)任冀州知州。

吴汝纶先后曾出任深州(今河北深县)、冀州(今河北冀县)知州十多年,在深州任上,他发现那里的学田被豪强侵占,教育经费无着。他不畏权势,毅然追回学田的赋税收入,作为书院经费。他还把这个州3个县的高材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3

吴汝纶的思想比较开通,主张研习西学。他主讲莲池书院时,曾特聘英文、日文教师。又曾为严复译《天演论》、《原富》和美日学者多种著作写序,倡导启蒙。他爱与西方名流学者切磋,交流新思想、新科学,以为“非有实在本领,不足与外人相抵”。吴汝纶一生笃志于教育,又深谙教育规律,而且对中国教育现状及外国的教育状况有深刻的认识,因此,他认为中国的教育不能仅仅是小修小补,而应该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不破旧不足以转变社会风气和士人的思想观念,不立新不足以培养“经世致用”的合格人才。在明确了这一价值观念后,吴汝纶开始了他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历程。

主张废除科举,提倡西学

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发轫于隋唐,中经宋、元、明等朝,到了清代已经承袭了一千多年。这种考试制度以儒家经典为主要的命题来源,以“八股文”为主要的选才方式,如此的教育在清代末期面对接踵而至的西方列强时已是不堪一击了。吴汝纶在坚决主张废除科举的同时也坚决主张在中国广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4

严复:吾国人中,旧学淹贯而不鄙夷新知者,湘阴郭侍郎以后,吴京卿一人而已。

严复(《群学肄言译余赘言》):惠施去而庄周亡质,伯牙死而钟期绝弦,自今以往,世复有能序吾书者乎?

新华网(《吴汝纶:弃官从教为哪般》):最初的桐城学堂是借安庆武备学堂为校舍,二年后迁回桐城,改名为桐城县公立中学堂。学堂办成了,然而忧患之中,吴先生却积劳成疾,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新春正月阖然长逝。其后不久,新文化运动发起,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桐城派作为古文流派也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页教科书。

曾国藩(《清史稿·张裕钊传》):吾门人可期有成者,惟张(张裕钊)、吴(吴汝纶)两生。

史籍记载

5

《清史稿·吴汝纶传》(主编赵尔巽)

后世纪念

6

吴公渠

光绪七年(1881年)至十五年,吴汝纶任冀州(今河北冀县)知州。在冀州,他经常邀请当地贤达,每月到书院议论一次时政,征求对州内每项大事的意见是否便民利民,以定兴革。他采纳了众人的意见,开通了60里长的冀衡大渠,排除低地的积水入滏阳河,并在河上建桥涵各8座,在入河处重建老龙亭闸一座,既便利了商旅交通,又使千亩贫瘠的卤田变成膏腴良田。后人为纪念吴汝纶兴修水利之功,将老龙亭闸改称吴公闸,将所修河道称作吴公渠。时至今日,吴公闸尚存,吴公渠自滏阳新河左堤以外至桃城区三杜村约5公里段亦保存较好。

吴汝纶公学

安徽桐城吴汝纶公学创办于2003年9月,地处安徽省桐城市新渡经济开发区,属民办教育,是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全日制寄宿式学校。校名来源于桐城著名教育家吴汝纶。

吴汝纶墓

吴汝纶墓,位于枞阳县义津镇吴牛山。墓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墓冢、墓圹为青石砌造,冢后立碑,墓前有3道拜台,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