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淘名人 > 名人百科 > 江苏省名人 > 镇江市名人 > 京口区名人 > 刘穆之简介

刘穆之

更新时间:2019-05-04 07:42

刘穆之(360年-417年11月27日),字道和,小字道民,东莞郡莒县人,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东晋末年大臣,汉高祖刘邦庶长子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官至尚书左仆射。刘穆之深受刘裕倚仗,更屡次在刘裕领兵在外时留守建康,并且总掌朝廷内外事务。死后追赠侍中、司徒、南昌县侯。南朝宋受禅追封为南康郡公,谥号文宣。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刘穆之

别名:道和,道民

国籍:中国(东晋)

民族:汉族

出生地:京口(今江苏镇江)

出生日期:360年

逝世日期:417年11月27日

职业:官员

主要成就:内端谋猷,外勤庶政

官职:尚书左仆射、前将军、丹杨尹

追赠:司徒、南昌县侯、南康郡公

谥号:文宣

籍贯:东莞郡莒县

人物生平

2

刘穆之家族世居京口。他年轻时喜欢读书,故此博览群书,通晓多种知识,为琅邪内史江敳赏识,担任其建威将军府主簿。

元兴三年(404年),刘裕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起兵讨伐桓玄,占领京口后向何无忌询问主簿人选,何无忌就推荐刘穆之担任。刘裕不久就击败桓玄,攻占了建康,当时决定大事的都是刘穆之,纵然很多事都要仓促决定,但都处理得相当妥当。刘裕亦视刘穆之为心腹,凡事都询其意见;刘穆之亦尽心协助,不遗余力。当时东晋法律宽松,纲纪不立,门阀豪强可恃势凌人,平民则无法自处。刘穆之都以当时形势调校矫正法令,更让平民对法律有所适从。在刘裕以身作则下,很快就改变了当时的政治风气。

刘穆之一度转任尚书祠部郎,及后再任刘裕的府主簿,再转纪室录事参军,领堂邑太守。又因平定桓玄的功勋,封西华县五等子。

义熙三年(407年)十二月,扬州刺史、录尚书事王谧去世,按位望应以刘裕接任。至次年(408年)正月,刘毅因为不想刘裕接任,以录尚

展开阅读全文 ∨

历史评价

3

刘裕:“故尚书左仆射、前将军臣穆之,爰自布衣,协佐义始,内端谋猷,外勤庶政,密勿军国,心力俱尽。及登庸朝右,尹司京畿,翼新王化,敷赞百揆。顷戎军远役,居中作捍,抚寄之勋,实洽朝野。方宣赞盛猷,缉隆圣世,志绩示究,远迩悼心。皇恩褒述,班同三事,荣哀兼备,宠灵已厚。”“故侍中、司徒、南康文宣公穆之,秉德佐命,翼亮景业,谋猷经远,元勋克茂,功铭鼎彝,义彰典策,故已嗣徽前哲,宣风后代者矣。近因游践,瞻其茔域,九原之想,情深悼叹。可致祭墓所,以申永怀。”

《宋书》:“晋纲弛紊,其渐有由。孝武守文于上,化不下及,道子昏德居宗,宪章坠矣。重之以国宝启乱,加之以元显嗣虐,而祖宗之遗典,群公之旧章,莫不叶散冰离,扫地尽矣。主威不树,臣道专行,国典人殊,朝纲家异,编户之命,竭于豪门,王府之蓄,变为私藏。由是祸基东妖,难结天下,荡荡然王道不绝者若綖。高祖一朝创义,事属横流,改乱章,布平道,尊主卑臣之义,定于马棰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

家庭成员

4

江氏,江嗣的女儿。

刘虑之,长子,嗣爵,官至员外散骑常侍

刘式之,次子,官至左卫将军、吴郡太守

刘贞之,幼子,官至宁朔将军、江夏内史

刘氏,刘穆之女,嫁蔡祐

刘邕,刘虑之子,嗣爵,嗜饮酒及吃疮痂

刘顗,刘式之子,黄门侍郎

刘衍,刘式之子,豫章内史,邓琬奉刘子勋为帝时获任命为中护军,后被诛杀

刘瑀,刘式之子,官至辅国将军、益州刺史

刘裒,刘贞之子,始兴相。